中乡网湖南讯 10月17日,宁远县印山小学《“双减”背景下特色社团融入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一行6人,先后走进立德学校与德源小学,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通过专题座谈会形式,为两所学校破解课后服务实施难题、优化特色社团建设提供精准指导。
座谈会上,印山小学课题组成员围绕“双减”课后服务核心需求,从五大关键维度展开成果分享。其一,详细解读“1+1+1+N”模式的实践经验,清晰阐述该模式在统筹课后服务资源、平衡学业辅导与社团活动中的运作逻辑;其二,针对课后服务社团选课难题,提供可落地的方法指引,助力学校科学设计选课流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其三,分享特色社团合理设置的实践路径,结合校情给出社团类别规划、课时安排等具体建议;其四,推广学生社团章程与课后服务评价细则,为规范社团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制度参考;其五,通过优秀社团案例展示,直观呈现特色社团融入课后服务的成效与创新思路。
过程中,课题组聚焦立德学校、德源小学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痛点,现场答疑解惑,从资源整合、课程设计、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此次活动,不仅实现了优质课题成果的共享,更为多校协同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后续小学课后服务特色化、规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印山小学课题成果推广活动,是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校际壁垒,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有效破解了基层学校在“双减”课后服务推进中的共性难题。目前将在全县20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小学课后服务从“有保障”向“高品质”升级,真正让课后服务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为“双减”政策在县域教育场景的深度落地提供坚实支撑。(文章来源:湖南省宁远县 李红英)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