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凤阳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坚持“法治信访在路上,群众利益放心上”的工作理念,大庙镇创新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听、辨、劝、借、和、严”六字方针,构建信访法治化工作新模式,真正做到为群众化解“心结”。
以“听”为基础。注重听信访人诉说事情的经过而不急于表态、注重稳定信访人情绪而不着急转送、注重抓住关键信息而不纠缠小节、注重先法治教育再调解或转送、交办,从而真正做到“听”出群众心声,“听”出问题症结,听”出利害关系。
以“辨”为关键。在信访事项受理过程中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看问题,要能够精准辨别,认真细致地询问信访事项的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以及信访人的想法和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问答,引导信访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从而掌握信访事项的重点、堵点、难点,设身处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以“劝”为先手。强调“以和为贵”,联系信访人所在村的干部、亲戚、邻居等群体,多方位了解情况,找准信访问题根源,“劝”“商”结合,在初信初访处理水平上下足功课,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借”提效率。推动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推进信访职能与我镇综治中心职能融合,对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化解、解决。通过与信访人单独谈话建立信任、聊家常拉近距离,为信访调解工作找准切入点,借助具体事例,典故等方式帮助化解矛盾。
以“和”为归宿。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整合镇直各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案件,以及跨地区、跨部门信访问题加强协调、明确责任、推动化解,用“法”理顺关系,用“理”化解隔阂,用“情”沟通思想,引导信访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握手言和。
以“严”惩违法。为有效提升群众依法信访,依法维权思维,通过身边的案例教育身边人,加强《信访工作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宣讲,有力推动信访法治化。对不依法表达诉求,进行缠访、闹访以及越级信访,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文章来源:安徽省凤阳县大庙镇 江少欣 )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