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建设 >

贵州兴义:举办“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会议

发布日期:2014-02-26 10:55|新华网贵州频道|

本网首页 | 图片中心 | 贵州政务 | 网群新闻 | 专题直播 | 多彩贵州 | 贵州人物 | 贵州财经 | 贵州消防 | 医卫健康 | 热点时评 | 新华微博 | 社区
贵州要闻 | 新华视频 | 贵州领导 | 贵州节会 | 高端访谈 | 贵州地理 | 贵州民生 | 贵州生态 | 微博贵州 | 生活副刊 | 舆论监督 | 贵阳论坛 | 博客
"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在兴义举行
2014年02月26日 10:46:50
来源: 新华网贵州频道
0
【字号: 】【打印

    论坛现场。鲍振峰 摄

    继2月23日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之后,24日,“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兴义举行,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魏玉栋出席,会上,中国农产品协会会长张玉香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农业部科教司资源环境处长李波做“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训”的主题演讲;来自新西兰、法国的官员和学者共话“乡村梦想”。

    刘玉香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即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高效农业型。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在“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和“人文美”。

    李波透露,农业部科教司在2014年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从今年开始,集中力量打造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二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三是积极开展调研,努力构建美丽乡村政策投入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新西兰商务部政策法规司高级顾问Watson Clinton Sydney介绍了新西兰“三农”情况;法国青年学者Zanchi Jessica Antonella和英国青年学者NG Pak Heng Jonathan介绍了欧洲农业并展望了他们的乡村梦想。

    中央农广校副校长刘天金向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授牌。

本网首页 | 图片中心 | 贵州政务 | 网群新闻 | 专题直播 | 多彩贵州 | 贵州人物 | 贵州财经 | 贵州消防 | 医卫健康 | 热点时评 | 新华微博 | 社区
贵州要闻 | 新华视频 | 贵州领导 | 贵州节会 | 高端访谈 | 贵州地理 | 贵州民生 | 贵州生态 | 微博贵州 | 生活副刊 | 舆论监督 | 贵阳论坛 | 博客
"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在兴义举行
2014年02月26日 10:46:50
来源: 新华网贵州频道
0
【字号: 】【打印

    论坛现场。鲍振峰 摄

    继2月23日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之后,24日,“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兴义举行,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魏玉栋出席,会上,中国农产品协会会长张玉香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农业部科教司资源环境处长李波做“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训”的主题演讲;来自新西兰、法国的官员和学者共话“乡村梦想”。

    刘玉香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即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高效农业型。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在“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和“人文美”。

    李波透露,农业部科教司在2014年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从今年开始,集中力量打造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二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三是积极开展调研,努力构建美丽乡村政策投入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新西兰商务部政策法规司高级顾问Watson Clinton Sydney介绍了新西兰“三农”情况;法国青年学者Zanchi Jessica Antonella和英国青年学者NG Pak Heng Jonathan介绍了欧洲农业并展望了他们的乡村梦想。

    中央农广校副校长刘天金向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授牌。

 
 

    论坛现场。鲍振峰 摄

    继2月23日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之后,24日,“乡村梦想——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兴义举行,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魏玉栋出席,会上,中国农产品协会会长张玉香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农业部科教司资源环境处长李波做“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训”的主题演讲;来自新西兰、法国的官员和学者共话“乡村梦想”。

    刘玉香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即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和高效农业型。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在“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和“人文美”。

    李波透露,农业部科教司在2014年的三项重点工作,一是从今年开始,集中力量打造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二是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三是积极开展调研,努力构建美丽乡村政策投入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新西兰商务部政策法规司高级顾问Watson Clinton Sydney介绍了新西兰“三农”情况;法国青年学者Zanchi Jessica Antonella和英国青年学者NG Pak Heng Jonathan介绍了欧洲农业并展望了他们的乡村梦想。

    中央农广校副校长刘天金向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授牌。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