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民风采 >

曹琼蓉:南充高坪女能人带领全村打响脱贫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7-11-08 16:44|华西都市报|江山多娇

牺牲在扶贫一线的曹琼蓉

这个战场,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有流血牺牲、同样英雄辈出。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隆兴乡新桥沟村原副主任曹琼蓉,顾不上自家经营的篾席生意,毅然投身这个战场——脱贫攻坚第一线。她带领村民修路、引水、危房改造、种藕,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最后倒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生命永远定格在54岁。四川2016年牺牲在扶贫一线的27名英雄中,曹琼蓉是唯一的女干部。2017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员会追授曹琼蓉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奇招雨中说路凝共识

新桥沟村毗邻秦巴山区,偏僻落后,许多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曹琼蓉和她的丈夫黄美刚收废旧、编篾席,小日子却过得红火,曹琼蓉成为村民眼中的“女能人”。2011年,49岁的曹琼蓉当选为新桥沟村村委会副主任,上级和村民希望曹琼蓉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把大伙儿的日子也打理红火。

那时,新桥沟村没有水泥公路,进出很不方便。当上副主任后,曹琼蓉想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路。但有的村民希望修路,有的却不感兴趣,有的村民愿意出资、出力,有的却不积极。“如何统一认识、调动村民筑路的积极性?”曹琼蓉想出一个奇招。

一个大雨天,新桥沟村村民接到通知:赶快到村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事情紧急,刻不容缓……村民们穿着雨靴、踏着泥泞的泥巴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到村委会时,几乎人人都是一身泥浆。“今天开会的主题是讨论修路的事情。”曹琼蓉抛出了会议主题。村民们望着彼此身上的泥浆,共识一下就凝成了:有钱的出点资,没钱的就出力,大伙一起把村水泥公路修起来。

经过乡村两级和区交通部门的勘察论证,2013年开始,新桥沟村村道公路动工。曹琼蓉挖路基搬水泥,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坐在工地上吃饭,村民也踊跃投工、投劳、出资……不久,长达4.8公里的村道公路通车了。村民雨天出行不再是一身泥了,农产品出村也更方便了

百页笔记助民吃上干净水

2013年6月的一天,72岁的空巢老人黄春英进山挑水。

前几年,不少村民在自己房子周边挖化粪池,而化粪池渗漏导致水井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黄春英家附近的水井也受到污染,她只好到山里挑水吃。黄春英挑水,单边就要走半小时。归途中,黄春英在下阶梯时体力不支,连人带桶摔倒在地,摔成骨折。看着摔伤的老人,曹琼蓉的心情格外沉重。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曹琼蓉用了大半年时间调查,在调查笔记上,把村上每一口水井的情况、每一个村民的诉求都记录得一清二楚。“3组田道英家吃水困难”、“5组陈大珍家吃水困难”、“全村87%的水井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曹琼蓉的调查笔记多达100多页。

有了一手资料后,村上立即开始项目争取。曹琼蓉向区水务局呈上项目报告,同时附上多达100多页的调查笔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眼眶一阵湿润。立项、建设、通水,4个月后,4口机井、4口蓄水池,6000余米输水管道,保证了全村村民全部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琼蓉啊,真的谢谢你!”通水那天,黄春英拉起曹琼蓉的手不愿松开。

曹琼蓉的部分获奖证书

八亩莲藕引来成片莲花香

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曹琼蓉的事儿更多了。当时,新桥沟村的家底是:有82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00多人,贫困发生率超过三分之一,是重点贫困村。

为了寻找脱贫产业,曹琼蓉和村干部一道,四处考察,请区上的农技员进村把脉,最终确定了种植莲藕的发展思路。没想到,这次遭到村民一致反对。“种水稻至少能保证有口饭吃,种藕没技术,并且卖不掉咋办?”一组贫困户杨文平的说法颇有代表性。

时间已经是2015年开春了,不能错过种藕的最佳季节。2015年4月初,曹琼蓉在全村率先种植莲藕,将自家的8亩水田全部换种上莲藕。在她的引领下,4名村干部也带头种植莲藕21亩。

同时,曹琼蓉利用晚上将莲藕种植技术、营养价值、经济效益等相关知识写在笔记本上,白天定时在村广播上宣讲,晚上打着手电筒,一家一户反复做着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曹琼蓉向村上每家贫困户承诺:只要愿意种藕,缺劳动力的我们有党员助耕队,缺资金的我们有小额信贷,缺技术的她和农技员包教方法。村民们被曹琼蓉的坚持所感动,村上有40户村民种上了132亩莲藕。

这时候,曹琼蓉却倒下了——2015年5月1日,曹琼蓉帮助贫困种藕户除荷塘里的杂草时突然下身大出血。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在医院做了手术。20多天后,曹琼蓉又回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帮村民危房整治改造。

2015年夏天,新桥沟村莲藕喜获丰收。曹琼蓉和村干部一起引进成立的隆兴乡香莲莲子农民种植专合社,工作人员开着车在房前塘间收购莲子、莲藕。年底算账,全村132亩莲藕,亩均增收3000元,当年3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之前还不相信的村民看到希望,纷纷要求改种莲藕。2016年春天,村上种植莲藕的面积一下子扩大到600余亩。

N种遗憾能人倒在胜利前

2016年5月初,600余亩荷塘里荷叶摇曳,荷香阵阵。曹琼蓉无暇欣赏美景,因为要赶做贫困户资料,方便制定下一步的扶贫计划。5月4日凌晨2时,资料赶制完毕,曹琼蓉才睡下。清晨7时刚过,曹琼蓉简单喝了几口稀饭,拿着做好的资料往乡上赶去。

在乡民政所办公室,曹琼蓉根据要求还要填报贫困户的资料表……临近中午,表还没填报完毕。下午一点过,乡民政所办公室里,只剩下曹琼蓉一个人还在加班。饭后回来的乡民政所办公室主任姚志华看见曹琼蓉还在,便跑到乡上一家餐馆里给曹琼蓉炒了一盒饭。曹琼蓉把所有表做好后,才三口两口把饭吞下。

回家的路上,曹琼蓉感到不适。“我有些不自在,上去躺一下。”勉强走到家门口,曹琼蓉已经有气无力。在黄美刚的搀扶下,曹琼蓉到二楼的卧室里躺了下来。黄美刚倒了一碗开水放在曹琼蓉身旁,便下楼煮午饭去了。

下午两点半,黄美刚端着饭菜上楼,却发现妻子已经瘫倒在床下,碗摔碎了,水湿了一地。曹琼蓉被送到医院抢救,但已经迟了。下午4时23分,曹琼蓉搁下她依依不舍的贫困户和扶贫事业,永远的走了。根据诊断,曹琼蓉去世原因是: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

“我们村莲藕脱贫奔康产业园形成了规模,制约我们最大的穷根拔除了,重点贫困村的帽子一定能按时摘掉……遗憾的是你没有等到这一天。”那天下午,许多村民失声痛哭。那天一夜,许多村民辗转难眠。

“希望你在天国里继续赏荷花、嗅荷香!”下葬的那天,无数村民站在公路两边,向曹琼蓉依依道别。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