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农村经济 >

贵州赤水:一根竹子挑起生态与经济两端

发布日期:2018-11-02 15:50|来源:新华社|中国乡镇网

  在贵州省赤水市石堡乡,志愿者帮助村民伐竹运竹,准备销售(7月14日摄)。

  自2001年贵州省赤水市实施“退耕还竹”以来,当地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目前,赤水市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其中楠竹51.5万亩,杂竹81.3万亩。依靠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形成了竹编、竹雕、竹建材、全竹造纸等产业链,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离城区40公里的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以其浩瀚的“竹海”风光,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旅游。当地7万余人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一根竹子,挑起赤水“生态”与“经济”发展的两端,绿水青山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贵州省赤水市宝源乡联华村村民釆伐竹笋下山(10月14日摄)。

11月1日,在贵州省赤水市一家竹制品加工厂,工人在摆放竹地板。

 在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艾华村,村民在查看楠竹竹材情况(4月9日摄)。

11月1日,在贵州省赤水市一家竹纸品加工厂,工人在生产生活用纸。

 游客在贵州省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游玩(8月13日摄)。

 11月1日,在贵州省赤水市一家竹纸品加工厂,一名工人在原纸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10月31日,在贵州省赤水市一家竹丝加工厂,一名工人在晾晒竹丝。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