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魅力乡镇 >

江苏:泗阳薛嘴“创意滨湖”特色田园乡村之路

发布日期:2017-09-30 09:55|新华日报|江山多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春天,走在泗阳县卢集镇薛嘴新型社区的乡间小路上,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桃花源宛如重现,省级景区成子湖畔的真实田园,旖旎风情随处可见。
  春去秋来,拥有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候选村落的泗阳县,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着力打造“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灰瓦白墙、河清湖秀、墨香泗阳”的苏北样板,选择了靠近“两河”廊道的5个村试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卢集镇薛嘴新型社区(薛嘴村)是其中之一。
  乡村复兴大文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江苏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全面进行乡村复兴的一篇“大文章”。
  8月底的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座谈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强调,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复兴的战略抓手,要注重乡土气息,彰显个性特色,提升多元价值,焕发内生活力,统筹有序推进我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复兴的江苏路径,努力建设美好生活家园。
  省委、省政府已印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党委书记强调,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统筹有序推进建设。要抓好试点示范工作,试点地区要科学谋划,注重质量,扎扎实实抓好推进,争取做一个成一个,做出精品、做出特色。要强化政策统筹聚焦,加大有关资金整合力度,发挥市场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探索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并与深化农村改革联动推进,试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要加强建设力量集成,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规划制定、政策支持、工作导向、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并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和渠道,让乡贤参与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来。
  “闲居湖畔水上桃源”: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范例
  特色田园乡村是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在全省上下激起强烈共鸣。
  泗阳县相关人士表示,要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转变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泗阳和“两聚一高”新实践在农村工作上的新抓手,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新载体。在严格的规划建设中,将以薛嘴为代表的一批试点村落升级建成为“两河”岸边特色田园乡村范例。
  乡村复兴的时代,呼唤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村貌之变、文化之变、理念之变,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以最直观的方式重新界定出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见证着薛嘴新型社区,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化蛹成蝶的缤纷过程。
  成子湖东岸、泗阳县卢集镇最南端,近年来,薛嘴村以“生态、宜居、活力”为发展定位,按照边界管控、提炼特质、功能优先、生态田园、因户制宜、村民参与的建设原则,着力打造以林果采摘、滨湖旅游为特色的田园乡村。
  对薛嘴新型社区(薛嘴村)的规划,泗阳县定位清晰:闲居湖畔、水上桃源,打造全村域田园风光、三产联动的“创意滨湖田园乡村”。
  走进薛嘴,一幅充满韵味的“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村道洁净、树绿花香,民居古朴幽雅,门前流水潺潺。林果飘香桃花源,湖光花海梦田园。泗阳县卢集镇党委书记夏前浩介绍,近年来,村里积极建设乡愁记忆广场、休闲活动广场、棠梨主题公园、幼儿园、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等公共空间,从前人们印象的“邋遢”村落,已悄然转身为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美丽乡村。
  有桥有水有公园,楼房社区配套齐全——在薛嘴新型社区,一个现代化的集中居住区让人耳目一新。
  虽然天空中飘着小雨,薛嘴村村民薛胜双还是习惯性地来到小区南侧的乡愁记忆广场,算算自己新房的建设进度。“农村的人,享受到城市的生活环境了。所以说,大家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心理上和物质上,大家都感觉到很满足。”薛老先生说。
  一批民生配套陆续布设于百姓庭院的房前屋后:规划保留薛嘴新型社区内原有卫生室、公交车站,新增综合服务中心(含村委会和储蓄银行)、农家书屋4处及卫生室1处。
  “立足于薛嘴新型社区乡村实际,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展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卢集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薛嘴新型社区等的试点,全镇将以自然村为单元,侧重关联性和互动性,通过田园、产业、文化、环境等的联动塑造,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成果,造就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工作队伍,为全省面上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踏实着力。
  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开展“微田园”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就是打好生态牌。”卢集镇党委书记夏前浩说,依托生态资源这一突出优势,将卢集镇薛嘴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卢集镇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凸显新农村的宜居特色,着力打造低碳的绿色生活。
  “按照‘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我们抢抓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契机,以生态富民为核心,规划建设了6万亩以特色林果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农业示范园,目前已有1万亩建成丰收。”卢集镇镇长倪海丽透露,通过当地大户带动,电商平台上搭建销售渠道,卢集镇的特色林果在走向市场的同时,树立起生态优质的品牌。
  万亩桃林绿意葱茏,在此基础上,卢集镇通过高标准实施村庄改造和环境整治,要求薛嘴等特色田园村落在建设中,顺应自然布局、原有肌理,不砍树、不占田,不搞大拆大建。
  因地制宜,改造门户庭院时普遍使用符合江苏乡村特色、成本不高、方便就地取材的建筑材质,采用本土树种、花卉,引导农民开展以蔬菜、果树为主的“微田园”建设,凸显农村气息。
  规划描绘的田园乡村,将充分利用现状水系打造滨水景观带,形成绿岛景观;大面积种植农作物,丰富自然肌理,设计景观节点,散布在各个功能区;利用保护较好的自然湿地资源,发挥其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作用;结合人工湿地技术,治理污染负荷量较小的农村污水。
  富民为本,以“民宿圈”带动“经济圈”繁荣
  近年来,卢集镇尝试依托薛嘴等社区美名远扬的绿水青湖和景区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做好农旅融合文章,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更多的知识青年、农民,积极发展特色民宿,满足多元群体的生活需求,让人们“游在卢集、玩在卢集、住在卢集”。
  在壮大当地林果产业的同时,卢集镇不断推进生态融合工程,把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文化旅游相结合;重点发展观光采摘、文化体验、精品民宿、农家乐等休闲业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得益。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美了村景,乐了村民。一批在外打工的年轻卢集人纷纷回家,办起了民宿,开起了农家乐,挣起比打工多几倍的收入。
  以“民宿圈”带动“经济圈”繁荣的前提,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支撑。经了解,卢集镇加快薛嘴等特色田园乡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形成。在新一轮规划实践中,扩大浅水莲藕、桃果、优质稻米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种植,培育特色品牌;同时,借助比邻成子湖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水网稻田、桃园、莲藕的生态产业观光价值,发展滨湖休闲产业。
  未来,卢集镇将结合成子湖等水网水系,打造水上桃源观光等特色项目,强化成子湖沿线特色农业展示。通过积极引入桃果深加工企业,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解决桃果保鲜期短的弊端。
  薛嘴还计划融入泗阳县国家级非遗——云渡核雕,营造桃果多元化的体验层次,将农业与文创相互结合,把桃果产业做深、做精、做细,构建综合农业循环经济。
  文化为魂,借“红砖瓦”留住乡愁记忆
  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卢集镇始终坚持“文化为魂”,将区域文化特色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
  “强化对于现状红砖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着力对田园肌理,古树名木等乡村记忆场所的塑造。”卢集镇人大主席孙浪表示,新一轮规划建设,将结合卢集自身桃果种植优势,融入非遗技艺,促使薛嘴新型社区的文化向产业化、创意化延伸;整体风貌上,在延续传统红砖红瓦的同时,留住乡愁记忆。
  林语堂曾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在“求新、求变、求快”的社会压力下焦灼。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迫切渴望一种可以回归自然、前庭后院的生活:找一片简单的田园村落,有清新空气,有碧水蓝天。
  在特色田园乡村推进中,卢集镇率先作出探索、形成有益经验,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努力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貌、原味的历史质感,让寻求“慢生活”的都市人在此觅得喘息之地,而这里各项工作亦得到前来视察的省市县主管部门一致认可。
  目标升级:打造国家级绿色村庄
  薛嘴新型社区处于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片区,“由易到难、规模适中、试点示范、弹性发展”的实施原则,助薛嘴村一步步从纸上变成现实。
  卢集镇人大主席孙浪介绍,近期,薛嘴的建设项目选取重点区域进行,争取将前期项目建设作为建设的样板,为后续规划的实施提供借鉴,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鉴于村庄建设不可避免会受到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规划在落实过程中也可能有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性调整,进行有弹性的发展。
  随着上上下下新一轮乡村复兴推进,薛嘴新型社区的建设版本,还将进一步升级,目标直指“国家级绿色村庄”和“江苏省第一批优秀特色田园乡村”和“江苏省三产联动发展示范基地”。
  卢集镇党委书记夏前浩表示,在高水平编制村庄规划,实现空间、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规划有机融合,取得踏实成绩的基础上,将持续稳步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有序推进,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多元化的试点成果,将薛嘴打造成“两河”岸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璀璨明珠。(新华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